0892201412_07922 | 一、违法事实通过对2011年度检查,我们发现该单位主要在房产税、印花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地方教育附加、违反日常征管行为和违反发票管理行为方面存在以下问题:(一)房产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187603.31元,查补税额187603.31元,其中房产税税目187603.31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87603.31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,应税房产原值为19542011.43元未缴纳房产税,造成少缴房产税187603.31元。(二)印花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1239888.12元,查补税额882403元,其中购销合同税目239512.80元、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税目8915.30元、借款合同税目103440元、产权转移书据税目530494.90元、营业账簿税目40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530494.9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产权转移书据1060989800元(本)未缴纳印花税,造成少缴印花税530494.90元。2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239512.8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购销合同798375900元(本)未缴纳印花税,造成少缴印花税239512.80元。3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8915.3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29717833.30元(本)未缴纳印花税,造成少缴印花税8915.30元。4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4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营业账簿8元(本)未缴纳印花税,造成少缴印花税40元。5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0344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借款合同2068800000元(本)未缴纳印花税,造成少缴印花税103440元。(三)城镇土地使用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250067.90元,查补税额124100.60元,其中榆林市神木县税目124100.60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24100.6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神木县工矿区不分等应税土地面积24820.12平方米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,造成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124100.60元。(四)地方教育附加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1744409.80元,查补税额1386949.42元,其中地方教育附加税目1386949.42元。1、由于其它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386949.42元,具体为:通过检查,发现该单位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造成少缴税种为地方教育附加,税目为地方教育附加,品目为增值税税额1386949.42元。(五)违反日常征管行为1、应扣未扣个税2870000(六)违反发票管理行为1、导致他人少缴税款753375通过对2012年度检查,我们发现该单位主要在企业所得税、房产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、违反日常征管行为和违反发票管理行为方面存在以下问题:(一)房产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200726.65元,查补税额200726.65元,其中房产税税目200726.65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200726.65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,应税房产原值为20909026元未缴纳房产税,造成少缴房产税200726.65元。(二)城镇土地使用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124100.60元,查补税额124100.60元,其中榆林市神木县税目124100.60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24100.60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,神木县工矿区不分等应税土地面积24820.12平方米未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,造成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124100.60元。(三)企业所得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17270789.36元,查补税额17270789.36元,其中制造业税目17270789.36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17270789.36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,申报应纳税额0元,以前被查核实的应纳税额0元,本次检查核实的应纳税额17270789.36,本次查补税额17270789.36元。(四)违反日常征管行为1、应扣未扣个税1912000(五)违反发票管理行为1、导致他人少缴税款501900通过对2013年度检查,我们发现该单位主要在企业所得税、房产税、印花税、城镇土地使用税方面存在以下问题:(一)房产税经检查核实,本期应纳税额204317.85元,查补税额204317.85元,其中房产税税目204317.85元。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的手段,少缴税款204317.85元,具体为:经检查核实,发现该单位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,应税房产原值为21283109.36元未缴纳房产税,造成少缴房产税204317.85元。...... | 榆林市地方税务局 | 定性与处罚意见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企业所得税税款4905759.86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2452879.93元。2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企业所得税税款17270789.36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8635394.68元。3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房产税税款204317.85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102158.93元。4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房产税税款200726.65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100363.33元。5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房产税税款187603.31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93801.66元。6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40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20元。7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21711.8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10855.9元。8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272250.2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136125.1元。9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530494.9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265247.45元。10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41450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20725元。11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133685.3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66842.65元。12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8915.3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4457.65元。13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40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20元。14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103440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51720元。15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印花税税款239512.8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119756.4元。16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款124100.6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62050.3元。17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款124100.6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62050.3元。18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其他偷税手段,少缴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款1005072.3元定性为偷税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,处于0.5倍的罚款502536.15元。19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手段,少缴违法金额0元定性为发票违法,依据无的规定,处于倍的罚款501900元。20、由于纳税人原因,采用未按照规定取得发票手段,少缴违法金额0元定性为发票违法,依据无的规定,处于倍的罚款753375元。21、由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原因,采用应扣未扣税款手段,少缴违法金额元定性为应扣未扣税款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,处于倍的罚款956000元。22、由于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原因,采用应扣未扣税款手段,少缴违法金额元定性为应扣未扣税款,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》第六十九条的规定,处于倍的罚款1435000元。以上共计处于罚款16333280.43元。没收非法所得0元。 | | 2014-12-11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