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,公司总部座落于益阳市长春东路精锐华府3号,是一家集杨树育苗、造林、采伐、加工、销售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民营企业,注册资金3000万元。现有员工288人,其中职称专业人员5人,中级职称专业人员16人,行管人员40人。公司管理机构不断健全,现已设立“四部”(即综合部、项目融资部、生产部、财务部),十个基层林业管理站、两个苗圃基地。五年来,已累计造林13.8万亩(以杨树为主),主要分布在益阳、岳阳、长沙三市的资阳、赫山、沅江、湘阴、望城五县(市、区),并建立优质良种苗圃基地两处,总面积1000亩。经过近几年来的精心培育,林木生长旺盛。截止07年10月底,总资产已达1.65亿元,已成为了规模较大、势力较强、科学管理、制度规范、经营有序的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近年来,公司采取“公司基地农户”的运作模式,充分利用当地林地、林木资源优势,走林业产业化发展之路。在发展中始终坚持让利于民、造富于民、造林为民的理念。一是造林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: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,增加了农民收入。公司员工中除了高层管理人员外,绝大部分员工和季节性用工都是清一色的当地农民。五年来,公司员工工资额达1160多万元;每年临时用工约26000个工日,支付工资130万元,五年累计已达650万元;机械化整地工程耗资4600万元;当地育苗户为公司提供苗木收入达300多万元;造林地的土地增值100元/亩,为当地约17000户农户增加收益6000多万元,户平增加收入约3800元。从而成就了当地一批十万元甚至百万元的农民富翁。预计2009年进入采伐期后,每年可采伐10万立方米木材,需合同用工12万个工日,平均每年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。二是造林与防洪护堤相结合:洞庭湖南岸百里湖洲防护林成为了防风避浪的一道绿色屏障。据有关部门测算,在一般年份每年可节约国家护岸成本300万元以上、防汛经费200万元以上,灾情严重的年份,两笔费用可节约上千万元,而且对保护沿湖数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农民安居乐业。三是造林与血防抑螺工程相结合:公司不惜加大造林成本,采取开沟筑垄,填埋钉螺,开挖隔离沟,抑制人畜入湖感染血吸虫病,使疫区农民感病率由原来的15%下降到o.9%,农民健康明显好转。四是造林与美化环境相结合:3万亩四旁造林使垸内形成了田成方、树成行、条条渠路林荫化,处处山坡披绿装的格局。五是造林与激活地方经济相结合:按目前林木长势分析,公司规划的20万亩速生丰产林,每亩按12立方米计算,第一个轮伐期可采伐木材240万立方米,每立方米按700元计算,可实现木材销售收入16.8亿元。公司产业地不断扩大,提高了当地森林覆盖率,改变了生态环境,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、推动全市现代林业建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。公司突出的业绩和董事长何运才对林业的贡献,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,近几年来多次获得了省、市、区“十佳造林模范”、“绿化三湘贡献奖”和“十佳造林大户奖”;2005年12月荣获首届“中国光彩事业国土绿化贡献奖”;2007年成为中国骄傲·第五届中国时代新闻人物。从而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、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,全国政协副主席、统战部部长刘延东,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党和的亲切接见。曾先后有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、速丰办主任陈道东、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、省林业厅厅长葛汉栋等领导亲临公司杨树基地视察,并对公司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。董事长何运才现为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理事,益阳市杨树产业协会副理事长、资阳区第二届人大代表。